养生与治未病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与治未病

什么病看西医,什么病看中医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12  浏览次数:

2015-12-12石家庄百医堂中医馆
 

生活中,我们会患病,身边的家人朋友,也都会生病,生病了就要看医生,但是很多人会有疑问了:什么病看中医,什么病看西医呢?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什么病看中医,什么病看西医。

亚健康类疾病

失眠:看中医。失眠大多属于功能性紊乱,中医可从气血、阴阳等角度辨证治疗,有较好的疗效。镇静安眠类的西药容易导致依赖,只能短时间服用。

其他亚健康状态:西医生化检查等指标没有异常的状态,如体质虚弱、心情烦躁、食欲不振等亚健康症状,都可通过中医进行调理。

偏头痛:看中医。首先检查明确病因,在排除器质性问题后,采取中医调理。偏头痛大多没有病因,属于功能性紊乱,西医没有更好的办法。

常见病

感冒:中西医皆可。绝大多数感冒属于病毒感染,但有时会伴有细菌感染。在抗病毒治疗方面,中药较西药更有优势,而在细菌感染方面,西药的抗菌治疗针对性更强。如果高热不退、咳嗽、头痛等症状比较重的,首先应该查查血常规、胸片等,明确病因,有利于指导用药。

颈椎病:首选中医。中医推拿理疗是治疗该病种的一大特色,配合中药调养,更有优势。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推拿不当易造成危险,一定要选正规的中医医院,不能随便去不明底细的小诊所看病。

腰椎间盘突出:中西医皆可。更多情况下中药配合理疗效果较好,西医主要在手术治疗方面有优势。

面瘫恢复:首选中医。西医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中医针灸配合理疗效果比较可靠。

鼻出血:中西医皆可。首先检查明确病因,排除器质性问题(比如外伤、肿瘤、畸形、血液病等)后,可用中药调养。

眼科疾病:西医为主。西医在检查、手术矫正、眼科制剂等方面有较强优势,中医在改善症状比如眼干、眼睛肿痛等方面有辅助作用。

口腔疾病:首选西医。西医牙科相关医疗器械完善,在手术矫形、治疗等方面优势明显。一些非器质性病变比如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则可选择中医治疗。

消化不良:首选中医。通过调理脾胃整体辨证治疗,效果更为巩固。

便秘:首选中医。西药对便秘的治疗较为短效,只能作为应急措施。不要过多服用泻药,避免药物依赖。

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心脏病、中风、脑梗死)西医为主。西医在控制血压、改善血管梗阻方面有可靠的疗效证据。中医药主要在改善患者具体症状方面发挥作用,可配合治疗。

皮肤病

青春痘:中西医结合。西药在消炎、控油方面虽然起效快,副作用也同样明显,不宜久用;中医从全身调理,作用缓和但持久,可中西医结合治疗。

白癜风:中西医都可,各有特色。白癜风为难治性疾病,治疗需要持续。西药主要在局部用药、激光治疗方面有特色;中医依靠辨证论治,进行全身调养。

带状疱疹:中西医均可。带状疱疹属于病毒感染引起,西医针对病毒也没有特效药物。中西医疗效差不多,需要注意防治并发症及后遗症。

脚气:中西医皆可。一般外用药治疗的效果都不错,但西医有针对性的抗真菌药物,对于顽固病例,中西药配合起来,治疗效果更佳。

特发性脱发、斑秃:首选中医。这类疾病一般病因不明,西医不易治疗。中医从气血不足、脏腑虚损、痰湿瘀热等角度出发辨证治疗,有一定疗效。

湿疹、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中西医皆可,视检查确定具体治疗方案。对于过敏原因比较明确的过敏性疾病,如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等,应用西药迅速控制病情、避免诱发因素。对于病因比较复杂、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如湿疹、慢性荨麻疹等,在西药控制病情的同时,要有配合中药长期调养的打算。

妇科病

感染类疾病(如盆腔炎、阴道炎等)中西医皆可。两者皆有疗效。但是对于急性发作期、致病微生物明确者,采用西药抗感染治疗见效快。中医药则对一些慢性反复发作性炎症疗效更好。

不孕不育:首先应该仔细查找病因,再确定找中医还是西医。属于输卵管阻塞等有明确器质性病变的,西医治疗较好,但大多数功能性病变引起者,中医药调理有独到之处。

原发性痛经:看中医。西医对原发性痛经治疗效果不佳,多属对症治疗。中医辨证施治效果较好。

月经失调:看中医。多数为功能性失调,用中药调养效果更明显。

更年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西医治疗在一些人群身上较为明显,中医长期调理更加安全。

儿科病

中医西医各有优劣。儿童疾病一般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对于新发疾病,建议首选西医明确疾病性质,迅速控制病情,对于慢性病的调养期间,可选择中医。另外中医推拿对一些儿科疾病的效果也不错。

肿瘤等大病

首选西医。此类疾病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首选西医,明确疾病的性质及进展,西医在手术、放化疗方面的治疗效果确切,尤其是肿瘤早期,但手术及药物的毒副作用也与疗效呈正相关(即疗效越好,副作用越大),请根据专业医师的建议权衡利弊。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药物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作用,但是千万不要盲目相信广告或偏听偏信,以免耽误病情。

虽然我们在治疗疾病上中西医的疗效都是相近的,想要让身体保持最原始的健康状态,但是中西医在治疗疾病的病理确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首先要根绝疾病的病因,其实是按照疾病的发展状况来综合判断适合用什么方法中医还是西医来治疗疾病。

名医介绍:


 

侯志会  疼痛病专家

      中医世家,从事临床二十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秉承家学,潜心钻研攻克医学顽症“不死的癌症——三叉神经痛”。灵活运用“滋阴蠲痹法”。擅长运用“滋阴活血濡养法”特色治疗: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偏头痛、坐骨神经痛、椎间盘突出、颈肩腰腿痛、强制性脊柱炎、带状疱疹后遗痛等疼痛顽疾。

 

 

名医介绍

更多>>

张振芳 主任中医师 “中国特技名医”荣誉称号

张振芳主任中医师出身于中医世家,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深造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擅长于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病症,在中医药治疗糖...

张德蕴 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张德蕴,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人文医学荣誉奖获得者,河北省首届百名“白求恩式的好医生&rdq...

张德英 教授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中医学院教授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近40年,全国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推拿疗法杂志》专家编委。曾先...

冯金竹 中医内、妇科专家

冯金竹中医内科妇科专家从事临床内、妇科50多年,擅长治疗:妇科:痛经、闭经、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早衰、多囊卵巢、卵巢...

张再康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后 硕士生导师

张再康主任医师教授双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第三批国家级名老中医继承人,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人...

白玉明 脾胃病专家

白玉明脾胃病专家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在临床从事中医诊疗工作近30年,治愈患者无数,屡起沉疴,积累了丰富经验,擅长平脉辨证...

牛广斌 暂不出诊

牛广斌,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先后就学于河北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批省优秀中医人才,国...

于文涛 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于文涛,1995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并兼任中华...

王四平 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王四平,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河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河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

侯志会 疼痛专家

侯志会疼痛病专家中医世家,从事临床二十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秉承家学,潜心钻研攻克医学顽症“不死的...

张智慧 男科专家

张智慧男科疾病妇科疾病男女不孕不育症...

曹丽静 临床医学博士

曹丽静临床医学博士教授河北中医学院(原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国家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于著名的内...

刘喆智 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系

刘喆智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系,擅长推拿、针灸、刮痧、拔罐等中医外治法。运用推拿与针刺相结合的方法,对于颈肩腰腿各部病症...

魏丽新 中医临床 副主任医师

魏丽新中医临床副主任医师国家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理论扎实,经验丰...

马惠荣 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马惠荣,女,博士后(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委员,河北省中医诊断学会理事...

冯瑞雪

冯瑞雪,女,学士学位。一九九一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中医系,曾师从李士懋、田淑霄、刘保和等名师学习,从事《中医内科学》教学...

刘保和 教授 主任医师

刘保和...

李军辉 主治医师 眼科专家

李军辉主治医师眼科专家,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眼科临近20年,河北省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著名...

花金芳 副主任医师 河北中医学院教授

花金芳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副主任医师196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1978年考取中国中医药科学院第一届中医硕士研究生,师从...

游龙 主任医师

河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专家游龙主任医师出诊百医堂,游龙行医近40年,专业特长:中西医诊治糖尿病及肾、眼、神经、心脑血管、胃...

班光国医学博士

班光国博士河北省中医药学会青年中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擅长特色病症:内科病—感冒、咳嗽、哮喘、各种过敏性...

卢月英 暂不出诊

卢月英教授主任医师70年代毕业于河北医学院中医系,自受道以来已从事临床工作台40余年,始终潜心于中医理论及临床的研究,治...

专家答疑

更多>>
2015 © 版权所有:石家庄百医堂中医馆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新石中路166号
电话:0311-68070116、68078318
访问量: